第159章 第159章-《伏黑家的小儿子今天也在打网球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一阵秋风吹过,纸团从毛栗堆上滚下来,悠斗跑过去将滚远的纸团捡回来。

    看着悠斗的身影,柳开口:“‘基本可以确定了’,你会这么说。”

    “没错。”乾整理好数据,合上笔记本问柳,“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?教授。”

    有一种名为“输球综合症”的心理问题,常见于刚成为职业选手的运动员中。

    和心理学中的“穿针效应”“目的颤抖”有些类似,是指在比分接近时,由于太想赢得比赛而用力不当,使球出界或挂网。

    而在球出界或挂网后,压力变得更大,状态下滑,最终连续失分,输掉比赛。

    柳阅读过相关的文献,这些患有“输球综合症”的球员几乎有一个共同特点。

    ——他们在刚成为职业选手后的一段时间内经历了多次失败,内心丧失了自信,然而本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。

    悠斗的情况和他们有些相像。

    区别在于,悠斗清晰地意识到了这一点,并在内心形成一个根深蒂固的认知:

    我的控球很糟糕。

    而重复练习带来的进步让悠斗找到了解决办法:

    不过没关系,多练习就好了。

    就算控球进步了,悠斗在控球方面依然处于不自信的状态。

    哪怕打毛栗、打石子、打纸团百发百中,悠斗也觉得那是因为他打的是毛栗、是石子、是纸团,不是网球。

    过往无数次的失败经历告诉他:如果是网球,就没有那么容易打好了。

    柳没有经历过这些。

    以至于在过去的半年里,他将重心放在了悠斗的技术训练上,直到现在才发现悠斗心理层面可能存在着问题。

    如果是技术层面的问题,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加以修正。

    如果是心理层面的问题……柳觉得自己需要再多看一些这方面的书籍。

    虽然暂时没办法帮悠斗解决这方面的问题,但这一次的实验并不是完全没有收获。

    柳想到了一个可以让悠斗的控球训练事半功倍的方法。

    只需要利用悠斗对他的信任。

    柳对悠斗道:“这就是我们总结出来的训练方法。”

    “毛栗和网球虽然不一样,但两者在大小、形状方面极其相似。”

    “在进行控球练习时,可以先用毛栗打一遍,再将网球想象成毛栗打一遍。”

    “就像做过的数学题,只改动了数字,再做一遍时,解题的速度会快很多。”

    悠斗眼睛一亮。

    就像柳前辈说的那样,做过的数学题改动数字再做一遍,解题速度会快很多。

    如果把这个方法用到网球上……

    悠斗迫不及待想去石壁那里试一下。

    正好午餐准备好了。“我已经吃过午饭了,柳前辈去吃饭吧,我去练球。”

    柳点头。

    “记得用新的训练方法,有用的可能性是9982%。”

    9982%,四舍五入100%。

    悠斗带着毛栗和网球站在石壁前。

    面对从未练习过的第六个标记点,他先用了毛栗,正中靶心。

    接下来就是将手中的网球想象成刚才的毛栗……毛栗、毛栗、网球、不、不是网球、是毛栗、毛栗……

    一片漆黑寂静的幻想中,手上虚握着的触感在网球和毛栗中不断切换,渐渐地,手指仿佛被毛栗的长刺刺痛了一瞬。

    悠斗深吸一口气,抛球挥拍。

    黄绿色的小球虽然离“正中靶心”差了一点点,但已经几乎能和石壁上的标记点重合。

    成功了!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