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简单带了一个行李箱,林寻和热芭前往向往的生活。 杨超月和刘思思两人杀青比较久,提前他们一天到达,几人会和后一同坐车。 “这边的风景不错嘛,节目组还真会找地方。” 望着车外的青山绿水,杨超月多了几分莫名的亲切感,几人中,就她家来自农村,天然对农村事物熟悉。 满稻遍野,梯田,大水牛,小河弯弯,自从离家出来后便很久没有看到过了。 刘思思支着下巴,欣赏沿途的风景,“人家做节目都是往大城市跑,演播厅越豪华越好,每期几百万,装修不重样,何老师倒好,到大山里来了。” “思思姐,你这就不懂了吧,这叫潮流。”热芭笑着解释,“不管多豪华的演播厅,观众都看腻了,反而弄在农村比较有新鲜感。” “是吧林寻?” 最后一句,热芭朝坐在前排闭眼休息的林寻问。 “想多了,我估计就是单纯的资金不够。” 林寻淡淡说道。 后排的杨超月和刘思思哈哈大笑。 资金不够,当然不可能,林寻开玩笑呢。 黄垒在圈子混了这么多年,名下这么多公司,何灵也不是吃素的,作为全国数一数二的娱乐主持人,出场费一点不比一线明星少。 把节目放在农村,这是节目组策划黄垒特意设计,就像热芭说的,反其道而行之,吸引眼球。 半小后,一路颠簸,几人终于到了录制地点。 何灵特意站在村口迎接他们。 “欢迎欢迎,辛苦了。” 一一上前拥抱打招呼,何灵没有冷落任何一个人,还很贴心的帮林寻拿行李箱。 “谢谢,不用,我这个没多少东西,你帮她们几个拿吧。” 林寻单手不费力提起手上的行李箱,指着后面热芭和刘思思,杨超月每人两个大大行李箱。 只是在这里住一天,也不知道她们为什么要拿这么多东西,林寻搞不懂。 他的箱子里几套衣服和简单洗漱用品。 “何老师,你们这路,新修的吧。”走在水泥路上,林寻问道。 这里不算太偏僻,却是实打实的农村,离县城五六十公里,坐车来到路上还有很长一段的泥泞山路,到了村里,不应该这么好。 何灵朝摄像打了个眼色,摄像转身,不再把镜头对着他们。 “对,新修的,未来我们在这可能要录一年节目,翻修一下对嘉宾和大家都好,村民也受惠。” 一路聊着天,几分钟后,众人来到一处小院。 “这是我们的蘑菇屋,各位,欢迎你们第一批入住。” 像个门童一样,何灵伸手请几人进入。 看得出来,他的高兴不只是职业素养,而是发自内心。 快本那边收视率一天不如一天,早晚药丸,这边是他唯一的出路,他比任何人都想向往的生活办得好。 所以,第一期的开门红,他请了林寻这位顶级艺人打头。 木质的老房子,老旧瓦砾,褪色的门窗充满岁月痕迹,院子里有凉亭,有石磨。 “几位小朋友,你们好!”撅着屁股切灶台的黄垒回头和几人打招呼,“林寻,过来帮我一下,今天的中午饭有没有着落全看它了。” 林寻抬头看了一下天色,微风不燥,阳光正好,十点多了,这才开始切灶台?做好饭得猴年马月? 叹了口气,卷起袖子开始帮忙。 杨超月跟见了鬼似的:“不是,你们这,就是这么做饭的,买个电磁炉也用不了多少钱吧?” “向往的生活,原汁原味农家乐,要是用电磁炉,兴致就变了啊,还不如给你们订外卖。” 何灵接过话,对站着的刘思思和杨超月道:“你们俩跟我来,我带你们去房间,一会咱们还要去菜市场买菜。” 我了个去,刘思思有点傻眼,她这是几年没出来,娱乐圈变了吗? 上节目要嘉宾自己切灶台,自己买菜? 不过别说,还有点意思,比那种上来就给台本让你背,演戏似的综艺好得多。 “你这小子手艺不错啊。”黄垒夸了一句林寻,倒不是说他做得有多好,而是不怕脏,也不做作。 切个灶台而已,水泥砖块全是现成的,完全不需要技术含量,往上摞,留出一个口放锅就是了。 只是在做的过程中会接触到水泥和灰,几分钟下来衣服全废。 对习惯了高质量生活的艺人来说,未必愿意做。 “知道要来节目,我特意穿了这身,一套一百二,脏了不心疼。” “真的假的?”黄垒一愣。 还有这种玩法?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