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两全-《定居唐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内6不可能布上重兵,毕竟,大唐最大的威胁还是突厥。若能筹建水师,则大唐这个新生的粮仓便有了保障。外加因为滃洲的地理位置,还可震慑高丽、百济、新罗、东瀛诸国,给大唐腾出精力和时间去摆平突厥!水师的筹建,虽然不是紧急的需求,却是长远的战略需求。

    何况,水师筹建到形成战斗力,必然需要时间,现时的形势,正好有个缓冲时间,留待水师成型。然太子却拿这样重要的事情来争权、弄权,视军国大事为儿戏……实在让人失望!

    平阳公主失望道:“若是大兄举荐贤能良将来接任,即便与我们的谋划有碍,我也可以让出水师总督一职,然大兄却举荐元吉……元吉哪里是能成事之人!大兄此举,误国之策也!”

    薛朗道:“想来太子并非有意如此,不过是6权思想作祟,对水师不够重视,可能他觉得海洋之上不会有什么敌人来,水师筹建的意义不大,不过是防患于未然,让元吉来,即便做错了,也有纠正的时间。”

    平阳公主冷声道:“荒唐!筹建新军,花费颇靡,我朝初立,国库不丰,哪里能如此儿戏,平白浪费!”

    这就是站立的位置和观念不一样了!

    太子殿下出身高贵,从小到大估计也没吃过什么苦头,估计对金钱的观念就没精打细算的想法。从小经济宽泛,手头没紧过,没缺过钱的人,对金钱的重视显然不如权势,说白了对这类型的人来说,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,权势更重要。

    而他的公主殿下,以女子之身,又有生死预言压在心头,力量有限,困难巨大,想来吃过不少苦头。又一个人拉起一支军队,自然知道缺钱的可怕。

    在太子看来,元吉可信任,当为左膀右臂,若能花费些钱粮把元吉培养出来,助他抗衡秦王在军事上的强势,收获显然啊比花费的巨大。这账怎么算都合算,又怎会把区区钱粮放在眼里!

    看公主殿下为这事儿生气,薛朗劝道:“建瓴你莫动气,我觉得圣人不一定会答应太子。”

    薛朗这话是有依据的!圣人虽然在秦王和太子之间略有摇摆,但总体来看,圣人还是倾向于嫡长子继承制,有为后世做典范的打算。但是形势逼迫之下,为了抗突厥,又不得不重用秦王,于是,形成了如今这个局面。

    不过,随着太子与秦王的争斗越来越白热化,越来越明面化,圣人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件事的后果,但碍于局势和性格,圣人又没魄力采用雷霆手段。

    从历史记载就能看出,到武德九年,太子便开始着手收买秦王府的属僚和天策府的将官们,突厥入侵时,力荐元吉为帅,并荐尉迟恭等追随秦王的将领辅佐元吉,夺秦王军权的目的,昭然若揭。而这个谏议圣人允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